核心提示:3月13日下午,应水产学院张永安院长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蔡庆华研究员做客我校水产讲坛,并作了题为“从水生生物到流域生态”的学术报告,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3月13日下午,我校第19007期水产新视界水产讲坛系列学术活动在水产楼109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蔡庆华研究员作了题为“从水生生物到流域生态”的学术报告,水产学院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周琼副教授主持。
蔡庆华研究员在报告伊始便以一张有趣图片所暗含的佛教俗语“佛观一滴水,十万八千虫”抓住满堂目光,他指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水生生物学便逐渐跳出了原来的水生生物、植物和微生物学圈子及分割研究的格局,趋向于以生态系统的概念作为指导原则来研究各类水生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中所起的作用。
报告中,蔡庆华研究员先以问题为导向,认为在目前数据缺乏、理念陈旧的学科基础条件下,跨流域调水、富营养化治理、全球气候变化等生态需求凸现,加快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探索被提上了日程。他认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管理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立足于流域层次的同时要关注生态需求,面对“有水皆污,有水皆干”的窘迫现状,我们应该在在流域的综合管理中有所动作,而流域生态学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随后,蔡庆华研究员以三峡库区香溪河站的建设为例,其团队通过研究以生态需水、气候变化响应为主要内容的河流生态学、富营养化过程及藻类水华控制机理的水库生态学、水陆关系相结合的流域生态学对于研究流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揭示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过程、格局的相互关系及尺度相关性。
在本次报告会中,蔡庆华研究员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围绕不同的水域生态学层次与环环相扣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展开了精彩的报告。针对在座师生的提问,蔡庆华进行了详细解答,获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最后,他表示热烈欢迎华农学子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参观与交流。
【人物简介】
蔡庆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淡水生态学与系统生态学研究,在河流/水库生态系统生态学及数学模型、淡水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动态解析、水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开创性的提出了“流域生态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水专项等科研项目。2011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2)、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1998)、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等荣誉;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2004)、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委员(2001-2006)、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域生态系统分中心主任(2000-2013)。现任国际水科学学会(IAHS)水质委员会委员、中德“全球变化背景下淡水生态系统评价(EcoChange)”合作组中方组长、河流生态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中德联合实验站中方负责人。一直担任《Ecological Informatics》、《Ecological Indicators》、《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的编委。